受前一段時間惡劣天氣影響,北方主要港口出現壓煤、壓船現象,筆者預計經過天氣好轉后的積極搶運,壓船壓煤現象會有所緩解,北方主要港口庫存會有所下降,今后的沿海煤炭運輸市場仍保持供需兩旺的運行態勢。
2月份煤炭運輸的特點與1月份有所不同,1月份天氣晴朗、陽光明媚,海上風平浪靜,有利于裝卸生產,北方港口運輸暢通,日發運量頻創新高。2月份惡劣天氣增多、造成封航時間延長,嚴重影響了港口裝船效率和煤炭發運數量。但由于用戶之前已提前存煤,庫存處于高位,加之春節期間日耗下降,存煤上升。因此,長時間封航并沒有對用戶拉煤、電廠機組運行構成嚴重威脅,下游用戶沒有出現煤炭告急、存煤嚴重下降的現象。
截止2月底,全國重點電廠存煤數量仍保持在5600-5700萬噸的較高水平,存煤可用天數在15天左右。而沿海電廠日耗和庫存方面,隨著日耗煤數量的增加,浙能電廠存煤降到246萬噸,雖然比春節期間有所降低,但仍處在高位,存煤可用天數為22.3天;上電集團存煤數量呈下滑態勢,存煤42萬噸,存煤可用天數為9.7天;其余國電、大唐、華能電力集團沿海電廠日耗基本恢復到了正常水平,存煤可用天數全部在安全范圍以里,較低的大唐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 14.1天,其余兩大電廠存煤數量和可用天數略高一些。
貨源供給方面,山西省經過資源整合后,技改重組礦井相繼投產,煤炭產能快速釋放;山西金海洋等很多地方煤礦自主產能逐步釋放,煤炭生產和發運量大幅度持續增長。內蒙古的煤炭資源豐富、開采便捷,煤礦存在著嚴重的“以運定產”現象,若鐵路運力有保障,增產毫不困難,國家能源供應和鐵路貨源供給的西移格局正在形成。大秦線方面,今年計劃運量4.4-4.5億噸,主要貨種為煤炭,大秦線運量增長較為迅速,鐵路部門通過擴能改造和增加新式敞式車皮等方式,進行多拉快運、增加運量,且發運煤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。
自年初以來,大秦線煤炭日運量維持在124萬噸以上,春節期間,單日運量更是突破125萬噸。1月的大秦線煤炭運量數據顯示,1月煤炭運量達到 3710.9萬噸,同比增長13.4%。而每日進大秦線配套港口(秦皇島、國投京唐、國投曹妃甸港)煤車保持在11500到11750車之間,合煤炭 92-94萬噸,處于高位;鐵路大秦線、神朔黃線運力充足、貨源供給及時,無疑將給北方港口煤炭運輸提供了強有力的貨源支持,也間接保障了沿海地區用煤需求。